经络养生作为主要的养生方法,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统称为经络养生。平时大家常听说的拍打、刮痧、拔罐、足疗、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气功、耳穴、食疗等疗法都属于经络养生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就可以做到的经络养生方法主要以拍打、气功、食疗为主。现在为大家介绍这三种方法操作方法及主要的适应症及基本要求。
拍打
拍打原本是道家养生治病的方法,叫做“调伤”,是通过拍打身体将体内因跌打损伤或风寒暑湿等病理因素排除体外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拍打经络可以外力刺激经络穴位,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新陈代谢,达到疏通经络、调和脏腑的目的。
由于拍打经络并不要求精确的穴位定位,所以操作手法简便、安全适合在家自行操作。
拍打手法的分类
拍打手法根据拍打的手势可以分为掌拍法和拳拍法两种。掌拍法是将手掌放松、五指伸直轻拍身体各个部位,是“补法”,适合老年人、身体虚弱、久病、多病的人使用。拳拍法可以分为实拳拍法和空拳拍法,四指弯曲掌心为空为空拳,掌心为实为实拳。无论空拳、实拳,拳拍法均较掌拍法有力是“泻法”。比较适合年轻人和急性的外伤患者。
根据拍打的力度的大小可以分为轻拍法、中拍法、重拍法三种。轻拍法适合年老体弱、儿童或者肌肉较薄或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。中拍法,以拍打时稍感疼痛为佳,是拍打法中运用最广的一种。重拍法用力较重,拍打时有疼痛的感觉,但要以能耐受为度。多用于急性的肌肉损伤或者是肌肉丰厚的部位。
如何拍打?
拍打时应该全身放松、先轻后重、先慢后快。拍打胸腹部时,动作要轻柔,以免损伤内脏。每次拍打以15-20分钟为佳,每天1-2次。
拍打的作用
拍打经络可以疏通经络、行气活血。因此拍打可以治疗的疾病很多,可以治疗外伤病、内科病、妇科病、儿科病。
哪些情况不能拍打?
①患有感染性皮肤病、皮肤有破溃的人不能拍打。
②有烧伤、开放性创伤、凝血功能障碍的人不能拍打。
③糖尿病患者不能拍打。
④癫痫、严重心脏病、肿瘤患者不能拍打。
⑤女性月经期、妊娠期不能拍打。
⑥肾区禁用拍打法。
⑦急性外伤如果需要拍打需要在外伤48小时后才能进行。#p#副标题#e#
气功
气功由哲、医、儒、道、释、武、杂、俗等许多流派汇合而成,每一个流派的气功有不同的着重点。医家气功着重在通过调身、调心、调息来达到活血化瘀、疏通经络,有效地促进气血的正常运行,维持脏腑的正常功能,从而达到改善体质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医家气功
医家气功主要以八段锦为主。八段锦柔和缓慢的动作能让人体充分放松,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调节功能,有利于机体的恢复。
调身是指通过调整动作和姿势,是调息和调心的先决条件。主要的姿势分为坐式、卧式和立式三种。
调息就是有意识调整和呼吸控制的方法,基本要求就是呼吸“匀、长”,主要方法是深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。
调心就是意念控制,基本要求是排除实行杂念。主要方法是将全部注意力和意识集中到某个地方,一般是肚脐下方3横指处的丹田。
食疗
拍打、气功都是由外而内疏通经络的方法,而食疗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疏通经络的方法。一般而言拍打、气功配合食疗能够起到内外配合的作用,发挥更好的疗效。
食疗的方法
一般而言食疗可以根据食物的颜色、味道或四季选择不同的食物来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。食物的颜色根据中医理论分为靑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颜色。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,青色养肝、赤色养心、黄色养脾、白色养肺、黑色养肾。
食物的五味是指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种味道,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。酸对应肝、苦对应心、甘对应脾、辛对应肺、咸对应肾。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吃些酸味食品,可促进食欲,有健脾开胃之功,还有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。甜味入脾,吃甜食具有补养气血、补充热量、解除肌肉疲劳、调和脾胃、缓解疼痛、解除毒素等作用。中医认为,辣入肺,可发散、行气、活血,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,增加消化液的分泌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,可祛风散寒、解表止痛。咸味入肾,它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的渗透压平衡及正常的水钠钾代谢功能。在呕吐、腹泻及大汗后,适当喝点淡盐水,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。
如果食用不当或摄入过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,例如肝病忌辛,肺病忌苦、心病忌咸、肾病忌甘、脾胃病忌酸。
不同的季节选用的食物也不一样。例如春季以养肝为主,少吃酸、辛味食物。夏季养心,宜清淡食物忌过咸、过度油腻的食物。秋季养肺,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,冬季养肾,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。#p#副标题#e#
作者简介
高雁鸿:副主任医师,就职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,擅长运用针灸、耳针治疗各种内科疾病。兼任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委员会委员,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地址: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工业园区 电话:0883-6982166 邮箱:zkxzyyy@163.com
设计/运营维护: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
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·镇康县中医医院
ICP备案号:滇ICP备17007705号